我國化工新材料存在的問題
2019-08-09 來自: 安康蘭之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877
1、企業規模小,研發能力弱,導致產品品種少、生產規模小 由于我國化工新材料研究起步晚,加上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許多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尤其在高端領域嚴重依賴進口產品,同時我國化工新材料還普遍存在著品種單一,通用牌號較多,專用、特種等高性能牌號品種缺乏的問題。總體看,我國化工新材料領域的技術和產品以跟蹤仿制為多,自主創新的少。我國已完成產業化和中試的化工新材料上千種產品中,目前只有聚酰胺1212(PA1212)等極少數產品為世界首創。
2、工程轉化能力薄弱、制約了科技成果產業化
我國開展研究的大多是高校和科研機構,普遍存在工程轉化能力薄弱的問題。如PA11,對位芳綸,碳纖維,聚碳酸酯。我國早于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產業化研究,但至今仍無法拿出能和國際先進水平競爭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化產品。
3、 應用技術研究落后、產品開發缺乏主動性
國內化工新材料企業普遍缺乏對產品的應用研究,對產品應用領域的開拓不夠重視,造成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品的應用研究滯后,深加工技術落后,應用市場開發較弱,關聯行業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更談不上實質意義上的合作開發。研發的目標多是下游行業提出需求,化工新材料生產研發企業再根據需求來生產滿足合乎用戶要求的產品,缺乏主動性。
4、部分產品盲目投資突出、造成大量資金浪費,資源緊張
我國化工新材料整體技術落后,少數技術較成熟甚至不成熟的產品卻面臨著盲目投資的問題。由于產能過大,導致企業開工率不足,造成大量資金浪費,內部競爭加劇,產品利潤率下降,資源供應出現緊張。
5、美中貿易摩擦加劇了我國化工新材料發展的困難
美中貿易發生爭端后,化工新材料產品和技術進入中國的難度顯然會增大。尤其涉及高精尖的技術,美國會加大控制力度,限制甚至禁止向中國出口。這又為我國化工新材料創新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同時也為我國自主發展化工新材料技術帶來了機遇。